蘇花古道是台灣的一條古道,路線自蘇澳到花蓮,沿著南北向的海岸興建,其中一段開鑿於著名的清水斷崖,該路最早是清末沈葆禎實行開山撫番時修築的北路山道,後在日本時代又加以開築,成為現今蘇花公路的前身。
蘇花公路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臺灣道夏獻綸與福建省陸路提督羅大春費時兩年開闢"平路一丈,山蹊六尺"為準之路,俾能通行輿馬,當時稱做「北路」,沿途蘇澳-(20)-東澳-(30)-大南澳-(35)-大濁水-(25)-大清水-(35)-得其黎-(10)-新城-(50)-歧萊花蓮港-(20)-吳全城-(39)-大巴籠-(22)-周塱社-(22)-秀孤巒水尾。全程總計 308里。北路開通前的交通貿易都靠海路,陸路則僅為東西向的原住民遷徙路線、獵路。北路沿著峭壁開出,相當狹小曲折,但在清朝開山撫蕃的政策下,有其宣揚國威、防堵海寇、移民開墾、獲取資源等多重功能;唯此路修築後仍不時受到原住民侵襲,加上首尾間遠、駐防兵勇、維護不易、瘴厲疫病等問題,於完工後不及一年半即移紮駐營,任其廢棄。1881年曾有清朝營官何秀林帶兵重修,又有1889年劉銘傳副將劉朝帶再度疏通,但後者部將弁勇等人卻不日中伏,所帶官兵死傷逾半,在劉銘傳大軍圍勦後原住民雖投降,但實際上清末東澳以南路段可謂已經荒廢。
日治時代曾於沿線設置七個警駐所,多次整修拓寬,1916年開始到1923年完工,路寬12台尺,費時7年,旋因天災受損。1925年,為了使此路能通行車輛,從蘇澳到太魯閣口間鋪設砂礫路面,部份路段鋪設兩道混凝土供車輪行駛,寬3.56公尺,太魯閣口到花蓮港間則大幅拓寬,使用砂礫鋪路,寬14公尺。沿線計有大型橋樑9座,隧道14處,全長約120公里,於1932年全線完工通車,稱「臨海道路」。臨海道路自動車行大約五個半小時,左右當時是由東海自動車株式會社行駛,每日兩班車次,接駁由基隆到蘇澳的鐵道遊客,個人也曾經民國七十幾年時坐過公車之前台灣客運由蘇澳到花蓮的班車。
戰後,此路改稱為「蘇花公路」,最窄的路面僅有3.5公尺,彎道的最小半徑則僅有15公尺,相當險峻。1980年代開始逐步拓寬,到1990年才開放雙線通車。蘇花公路早年單線通車時期,南下北上車輛均需在各管制站依管制規定放行,從北往南約為東澳、南澳、和平和崇德。此時車隊多為日間通行,頭車必為公路局之金馬號客車,行經斷崖路段,車中旅客往往無法看見狹窄道路的邊緣,僅見低處海色藍白,駕駛車行左旋右迴,讓人驚恐不已,印象無法磨滅。但在台鐵北迴線通車後,鐵路挾著安全、舒適、快速、便宜的優點,使得蘇花公路之定期客運路線慢慢走入歷史,雖一度有民營客運業者經營台北花蓮客運路線,但和70年代海路的花蓮輪一樣,重要的客貨運運輸,均已轉向鐵路,蘇花公路則轉為以景觀公路、採石運礦和區域性交通為主。
今天公視播出的蘇花古道的第二集吧!
走到崇德隧道北口
一路上經過兩個斷崖地形
但陷在的人開車經過此公路時
又何曾想到有兩條古道在此相互交會呢
只能透過隧道之間的縫隙間
去真正感受藍色大海的味道吧
下次可以去體會走在這個歷史的交岔口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