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建於1896年(明治29年),至1897年(明治30年)建造完竣。原稱「富基角燈塔」。最初塔身結構是八角形鐵造,高度30公尺,漆上黑白相間的平行條紋。1927年(昭和元年),改名「富貴角燈塔」迄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遭受轟炸致使燈器毀損,塔體也嚴重銹蝕。
於1954年暫時使用鋼架塔代替。1962年時改建為八角形混凝土塔,塔身漆上原初的條紋外觀。
1973年增設無線電標桿一座,1981年電霧號(Foghorn)一座。
西元1897年完工的富貴角燈塔,位於新北市石門區富貴岬角。原名富基角燈塔的富貴角燈塔,塔身原為八角形鐵造,西元1962年改為八角形混凝土塔身,外表為黑白平行相間的條紋,是台灣本島最北的燈塔。
富貴角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燈塔,係因日本人為了建造台灣與日本之間的海底電纜以及航路設備。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秋、冬季節常出現濃霧,因此在塔內附設「霧笛」,這是首次在台灣出現的航路標誌。
矗立於海岬的富貴角燈塔,早已成為北台灣海岸重要且獨樹一格的地標,點燃了台灣最北端的珍貴土地。現在藉著步道的修築與連通,讓人們得以在欣賞獨具特色的海岸風光之餘,也能夠親臨其下,感受其歷史的悠久與深遠的時代意義。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相關連結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