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渡海來臺開墾的移民,坐著船沿淡水河,逐漸往上游大漢溪畔的三峽地區(舊名三角湧,三條溪匯流口)開墾,形成村落。人們為了取水及灌溉方便,大都住於水邊,所以三峽最早開發的地區是橫溪、三峽溪、大漢溪附近,後來因所住侷限才漸往山地發展。 
三峽因山區範圍龐大,先民耕種之餘,上山伐木、採藤、燒炭,且三峽近山產大菁【可製染料】,又有清澈的三峽溪水,故由淡水河運進布匹,造就了染布業之發展,早年三峽老街的商店就以染布業為最多。後來有外國人發現三峽地區的山地很適合種茶,又有天然資源樟樹,於是人們開始種茶及製作樟腦,染布、茶、樟腦為三峽過去最大的物產。
臺灣開闢及發展較早的市街聚落,大都位於海岸或河口等地,三峽早年亦有通航之便,三峽溪可航行中小型船隻,當年碼頭就在宰樞廟的廟口前方,但因三峽溪岸一再沖蝕改變,真正的位置已無法確定;其次,本區早年的聚落又屬地緣聚落。例如早在清乾隆時期的三角湧街市,乃是以祖師廟為中心,結合 周圍的巷道及建築物沿三峽溪發展 而形成聚落。及至嘉慶初年,三角 湧之範圍已擴展包括今日秀川街、長福街、民權街道兩側的區域。 
民權街原名三角湧街,是三峽早期的市集中心。當時交易貨品多為附近田園山林所產的農產品。至清嘉慶、道光以後,產業日漸興盛,染布業的興起促成街市具備初步規模。日後相繼不斷的山產和經濟作物的開發,如樟腦、茶葉等,則使得街庄往外延伸。由於受到西側鳶山和東邊中埔溪 交夾的地形限制,到此已達盡頭 再往後的發展,只有越過中埔溪或轉往街的北方了。 
昔日日治時期,曾實施市區改正措施,將舊日狹窄彎曲的街道拓寬改直,並建設原鎮公所、鎮農會等公共建築物,設置郵局、公學校等公共設施。在光復前,沿著中山路兩側,是日治時期集中設置各項行政文教設施的政教區。而市場、民生街一帶,則是三峽區上最熱鬧的商業區。時間的彩筆將秀川里的老聚點,延伸到民權街成一條線,此等道路圍成之範圍內,房屋密集,商業興盛,為三峽早期發展區。 
光復後,隨著輕便軌道拆除,公所交通與車站逐步轉移,三峽傳統聚落的商業地位便向下滑落,商舖遷離後便沉寂許多。聚落中的紅磚古街是三峽歷史文化的重要資產,值得我們加以保存。


以上內容相關連結網址
(取自三峽區公所網站)

















平常日的老街人並不多
商家相對地也不多開
三三兩兩的遊客與店家
可以讓我品嘗這片刻午後的寧靜
只是偶而會旁邊飆來的機車聲呼嘯而過
在這古代與現代的交會點裡
改天來這拍拍夜晚的老街吧?




也許只有這隻被我騷擾的蜘蛛
依然如故吧!
來來往往老街裡的昆蟲應該也不少勒!
 

arrow
arrow

    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