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慈祐宮是松山當地非常重要的媽祖信仰中心,一旁就是著名的饒河街夜市,與當時基隆河的河運錫口河港有非常大的關係
松山慈祐宮的舊名就是錫口媽祖宮,日治時期隨著錫口改名為松山後也跟著改名。
廟方宮誌記載,行腳僧林守義在清高宗乾隆十八年(1753年)堪輿當地後,選定坐北向南、前望四獸山、背有河川的現址興建此廟。乾隆廿二年(1757年),廟宇完工並取名為「錫口媽祖宮」。後來配合地名改制更名為「松山慈祐宮」。爾後林守義以莆田的姪子林福遠為繼嗣,其後代保有乾隆年間的錫口天上聖母聖意牌。
慈祐宮為錫口(今松山區)一帶的守護神,當地街道即以慈祐宮來擴展。廟為早年包含松山區、信義區、大安區、南港區、內湖區錫口街、中坡庄、五分埔庄、興雅庄、三張犂庄、車層庄、中崙庄、東勢庄、上塔悠庄、舊里族庄、西新庄與後山坡庄錫口十三街庄居民的信仰中心。
松山慈祐宮維基百科連結
慈祐宮興建於1753年,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主要信奉的是黑面媽祖。傳說媽祖得道成仙之後,就時常在海上救助遇難的船隻,在臺灣的信仰中,是一位很普遍的神明。
本宮建築為六層樓正方形,主殿三川殿相當莊嚴氣派,屋脊是以雙龍朝福、祿、壽三仙,有著保祐之意。宮內三川殿的石獅,為1803年的作品,在幾次的翻修中曾經一度被廢棄在他處,後來被發現後,將之置於三川殿前。由於呈現的是「雄獅張嘴、母獅閉嘴」的傳統,在臺灣十分少見,因此也成了鎮殿之寶。除了石雕之外,這裡的木雕也有著繽紛的色彩,不管是花卉、動物、人物都是栩栩如生,有著宮廟富麗的感覺。
慈祐宮一直是錫口十三街莊居民精神皈依之所,每年3月23日天上聖母誕辰,十三街莊就會配合慈祐宮分為東、南、北3路線,沿途各商店住家紛紛設案,備辦牲禮或鮮花素果,恭迎媽祖出巡繞境,讓整個松山區熱鬧騰騰。近幾年來慈祐宮依然是當地重心,更不用說,饒河街夜市就在旁邊,自然是熱鬧非凡。
今天的松山區饒河街夜市還是很多人的,充斥著各種語言日本、香港、韓國及越南出現。
幾年前的元宵節左右去時候的慈祐宮。
熱鬧的舊街區,不過已經沒有其他地區的老街風景。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