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的由來,關西鎮(臺灣客家語海陸腔:guanˋ siˋ zhinˊ,四縣腔:guanˊ xiˊ ziinˋ),舊稱「鹹菜甕」,新竹縣志第一部卷之土地志第二一六頁節錄「關西當時附近河川魚產富饒、山野鳥獸繁殖,任憑取之不盡,宛然甕中取鹹菜,隨手可得,故名。後轉書鹹菜甕為咸菜硼、啣彩鳳等名。」; 日治時期改稱「關西」,因咸菜硼之日語為kan sai HO與關西之日語為kan sai同音。猶如執日本土工商經濟之牛耳的大阪,大阪即屬日本之關西地方就是這樣命名,迄今將近八十年來未變。
關西鎮,位於臺灣新竹縣東北部,牛欄河與鳳山溪匯流之處。鎮內人口主要族群為客家人,約佔全鎮人口的九成,腔調則以海陸腔及四縣腔為主,但由於其境內東部地區仍有泰雅族原住民居住的傳統部落(馬武督部落、戈尤浪(Qyulang)部落),故仍列為平地原住民鄉鎮,而現今原住民人口數佔關西鎮總人口數1.9%左右。
從「鹹菜甕」和地形地物及住民有關係,現在的關西倒是一點也沒關係的「關西」! 就只是日文漢字音近似而已的。最有的名的就是從「打狗」變成「高雄」。
另外關於馬武督的由來兩種的說法,以下根據「關西鎮誌」中,關西鎮原住民部落沿革史,關西鎮馬武督社原住民相傳屬於泰雅族馬里罷系統(今南投仁愛鄉力行村)「馬里洸」群社的一支,早年因人口增加,乃向北(桃竹苗)拓殖新地。復經由沙輪子社、哈嘎灣社等群社遷居而成社(約清末年),後因尋覓新獵場,越八五山至關西鎮轄境,馬武督社原範圍為玉、 金、錦山等里及復興鄉高遶、長興等村,期間並與桃園縣境內大嵙崁群,澳卡灣群連成一線,事態亞詞群山中佔地最廣,勢力最強的一群,光復後馬武督本設隸屬關 西鎮錦山里,是「馬里洸」群社中唯一不屬於尖石、復興之泰雅族部落。錦山里馬武督部落,泰雅族語原稱「武督」涵義係旨人員物資匯集處,已有五十年歷史,日據時期改為「馬武督」並沿用至今。
馬武督也是羅馬公路的終點站,起始點是桃園復興的羅浮,各取其頭名故稱之「羅(浮)馬(武督)公路」,公路沿著石門水庫的從桃園市進入新竹縣內,也是當初泰雅族的傳統領域及遷徙路線,現在是著名的單車旅遊路線,沿途還有許多景觀咖啡店。
馬武督探索森林位置圖
馬武督探索森林地圖
馬武督探索森林的售票口
這也是我第一次來這裡
謝謝車上領隊小羅哥的詳細解說讓這個對歷史有興趣的我收穫良多啊!
他算是我遇到的所有領隊裡對這方面有非常多的研究及心得
遊覽車的停車場,一旁就是廁所和服務區
今日是星期六不過來的遊客也是蠻多的
也有許多來這裡烤肉區烤肉的遊客們
馬武督探索森林應該和之前的森林遊樂區應該有不同的改變及作法
大家都整理好裝備行動糧及飲水後
領隊號召下帶領大家走一圈(O型)園區~應該是逆走一圈的。
在森林裡的綠光小學上課的教室及教室內的課桌椅、黑板等
讓人回憶起許多年前的小學生活
民國94年為森林偶像劇場景所搭建的綠光森林小學
在戲劇結束後成為了熱門景點,小學內大部分建築皆以木頭搭建樹林裡雲霧繚繞,夢幻唯美。
綠光小學就像是一所大自然的小學堂早已與的杉木林完全融為一體,令人有種走入森林童話屋的感覺。
進入了柳杉林內,應該之前也有伐木,只是對象好像不是檜木而已!
水鴨腳又稱台灣秋海棠。
山蘇(三叔)~不是二叔也不是四叔。
大石頭
續往虹橋瀑布
一不小心就跳過了虹橋瀑布!好像是上面這個.......
山棕
馬武督瀑布~也是新竹縣內重要河川鳳山溪的源頭之一。
近期山區都有下雨所以水量還算大的,我們沿路走來森林下步道還是都很濕滑的。
回頭往下看
伐木時期的鋼索遺跡。
不是大白鯊
今日不去楊梅神木老樹,取往稜線捷徑走。
賽德克巴萊拍攝場景之一。
讓我想起比荷沙波奔跑的場景,不過比荷被捕後,在監獄內被日本人報復蹂躪致死慷慨赴義。
接到舊林道上,後來的路就沿著這條水泥路而下。
地面上佈滿紅落葉(槭樹)的舊林道
往楊梅神木及舞楓池的岔路口
新竹縣關西鎮及尖石鄉的鄉鎮界~
林道上展望點看新竹市區
第二停車場
繞一圈O型回到大巴停車場~結束此行第一站馬武督探索森林的行程繼續轉往下一站。
也要謝謝領隊兼導遊小羅哥詳細的解說及介紹,許多地名及歷史典故在他說來輕鬆自若
相信他之前也對這些臺灣各地歷史也非常詳盡深入的研究,帶我們一些不同於一般事情的看法及想法
真是受益良多了,感謝您。
這一趟馬武督探索森林之行,不僅有柳杉森林浴的芬多精還有馬武督及虹橋瀑布的陰離子
實在是一次特別的行程路程中還經過關西(馬武督)的統一健康世界
好的風水寶地大家都會來插旗。
不過遊樂區的經營實在不太容易
希望大家都能夠好好地長久經營下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