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浸水營古道昨天發生一群登山團遭虎頭蜂攻擊,造成2男1女螫傷送醫,其中41歲洪姓嚮導因蜂螫嚴重,雖打3劑強心針一度正常恢復意識,但送醫後陷入昏迷,經搶救治後今天凌晨仍宣告不治。詳細原因正由警消及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調查了解。
消防局指出,119指揮中心昨天下午4點接獲報案,有20人登山團走浸水營古道從屏東到台東,約距離台東端加羅板部落出口附近,突遇虎頭蜂攻擊,團員紛紛逃離躲避,但有3人遭螫傷,2人意識清楚自行脫困,但另有1人遭群蜂攻擊趴倒在地待救。
指揮中心立即派遣大武大隊所轄大武、達仁、大溪及高級救護技術員等分隊共6車12人趕往救援。救難人員抵達出口時先將被螫傷的16歲男生和1名19歲女生,送往大武衛生所2人意識清楚,生命跡象穩定。隨即救難人員再挺進前往事發地救援。
晚間7點多接觸到另一41多歲男性傷者,發現他全身遭狂螫,但意識清楚,高級救護技術員給予傷者3支Bosmi強心劑等技術救護處置後,再以長背板搬運下山,送往大武衛生所。不過,晚間10點多陷入昏迷,緊急轉送市區馬偕醫院,經過搶救後,今天凌晨2點多仍搶救不治。
同行的邱姓女領隊向警消表示,洪男也是領隊之一,他因步伐較快走在前頭,但快出口一處轉彎處發現有攻擊人的蜂群,立刻在現場戒護並叫其他團員逃跑,才會被嚴重螫傷。
據了解,這支登山隊是由屏東立委鍾佳濱以選舉補助款成立公益信託教懷博愛教育基金,並且組成暑期工讀服務隊;為培養青年學子勇於挑戰、不畏懼困難的心,昨天特別辦浸水營古道活動,一早從屏東出發,下午快抵達台東端出口處時,遭遇蜂群。
浸水營古道西起屏東縣枋寮鄉,途經屏東縣春日鄉,東至台東縣大武鄉加羅坂部落,全長約47公里,是熱門的登山點,但因台東端地勢起伏不大,又靠近海邊,也是蜂群重要的棲息地,其中包括虎頭蜂,過去就常發生登山客遭虎頭蜂攻擊的事件,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大武工作站不時巡查摘除蜂巢。
相關聯合報新聞連結:台東浸水營古道登山團遭蜂螫!41歲嚮導捨己救人「要團員快跑」自己卻不治。
版主心情:
前幾天又發生了一件令人傷心的事情
英勇的年輕嚮導為了救大家的性命而犧牲了自己被蜂螫三十幾處?
從事野外活動的人應該都知道被虎頭蜂螫傷有多痛了!
兩、三處就足以讓人喪命了何況是那麼多處
想到真是令人難過及心疼啊!
自己也曾是登山嚮導所以很能體會祂的心情
真得很感謝祢捨身救了那麼多人的生命
如果當場是我的話
我也應該會和祢一樣的趕快通知後面的隊員離開及繞過此步道附近捨己救人為主減少隊員們的傷害
之前有曾經聽說過山友們登高山時被虎頭蜂螫傷的經驗
聽到這些你真得會很難過的
洪兄您一路好走了!
天上的彩虹祖靈會迎接您的~
那野外遇到虎頭蜂等蜂巢時應該要如何處理呢?
雪霸國家公園提供以下五字訣【遇蜂五字訣:問、樸、避、退、送】
因此,小編在此提醒各位山友,秋季如前來本處園區登山健行或其他山區時,關於虎頭蜂,你應該要注意下列事項:
「問」:事先詢問,預計前往的山區或路線上,近期內是否有虎頭蜂巢或攻擊事件發生,如果有,請調整活動計畫。
「樸」:穿著樸素、灰白色且為長袖長褲之衣著,不要穿著過於鮮豔更不要擦香水,避免吸引虎頭蜂前來。
「避」:如果野外活動中發現有巡邏蜂在圍繞飛翔,表示附近極有可能有蜂巢,應該繞道避開或退後遠離。
「退」:如果不幸遭遇蜂群攻擊,應該立即且迅速撤退(團體受攻擊時應該要分散),並利用衣物遮蓋頭部,朝反方向退離。
「送」:如被蜂螫,應立即送醫,送醫過程當中可以冰敷處理。
但其實小編認為除了上述的五字訣之外,應該是以第六訣「識」最為重要,對於虎頭蜂的相關知識才是人蜂相處的基礎,因為並非所有的蜂類都會主動攻擊人,也不是所有的虎頭蜂都是攻擊性強的,且虎頭蜂原本就是生活在野外山區的原生物種,牠們在自然界更有其無法取代的生態地位(niche),我們都應該增加對於虎頭蜂的知識,因為只要我們能夠多了解一分,恐懼就會少一分,共存的機會就多一分。
雪霸國家公園相關連結:【遇蜂五字訣:問、樸、避、退、送】
應該最重要的就是避免驚擾到蜂群
遇到蜂群千萬不要去揮打干擾牠動作慢慢地後退
尤其是秋天時野外的虎頭蜂正準備儲存食物過冬時
這時候的虎頭蜂會特別敏感也比較容易有攻擊性
所以\資深領隊及嚮導們都細心叮嚀我們秋天時節要特別注意虎頭蜂的出沒
被攻擊時也要避免重要部位如:頭部、胸部等部位被蜂群所攻擊
從事野外活動多風險除了自身的保護及相關專業知識的充實
不要只是依靠相關領隊及嚮導自己也需要懂得如何自保安全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