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編的大門口
車子應該是不能下去了!
應該當初舊教堂的屋頂是用竹編的有關係
泰雅族也常常用竹子來蓋房子及其他許多用途
大部分的泰雅族部落附近都會種植很多的竹子
所以大概可以用竹子來判斷是否曾有過舊的部落的參考依據!
教堂開館的時間
星期一、二是休館的
大家來要注意一下開放的時間了!
好像沒有寫到星期五勒?
順著步道走下去就是了!
教堂在1963.9.22設立
2004.12.25整修過
Tuba應該就是「讀法阿」部落名字英文!
歷史沿革:
在興建教堂時,希望能如基督精神為世代流傳,故選擇鄰近蝙蝠洞石材為材料,由信徒自行開採,以人力搬運至工地。基國派教堂座落鄰近溪谷的平台,遠望宛如山丘上的挪亞方舟。建築特徵及現狀:
1.由木桁架稱起斜陡的屋頂,入口處設計小一號的山牆大門,並砌出中國風的圓洞門,建築整體粗獷而莊嚴。
2.因年久失修屋頂坍塌僅剩石壁,目前屋頂僅以竹片和茅草臨時搭蓋。
(以上摘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所以取材的石頭來自蝙蝠洞石材為材料
目前外部及內部都經過很大的整修
和之前的破舊教堂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目前是已經整修過後的樣子了!
有點舊建築的感覺!
如果來這邊拍黃昏的藍色系再加上內部的燈光應該會很不錯的
內部還在持續的整修中應該近期內會完工了!
裡面會陳列一些泰雅族文化的東西
也加了許多新的元素進來了!
還有中國式的窗戶
新的教堂外牆的瓷磚拼接也很有泰雅族的味道~
另外一邊新教堂的外牆是用石板來鑽孔鎖固定的
石板其實是有分公的和母的
這些應該都是公的石板為主吧!
因為公石板比較不容易脆化掉比較耐用
如果是母石板就不太能夠鑽孔了應該會馬上碎裂掉!
且母板比較會冷縮熱漲
不過泰雅族是比較少用石板的原住民族
大部分都是台灣南部的魯凱及排灣族用來蓋房子用
布農族也有~之前看到的舊莫庫拉蕃(大分附近)及舊無雙部落裡都有石板屋,應該是南部地區的岩層以板岩居多,所以取得較方便。
石板有分公母
(以上內容摘自網路上)
地 址:桃園縣復興鄉三民村基國派101號
交通資訊:客運:桃園客運桃園往大溪線終點站下車,轉搭大溪往蝙蝠洞線,在蝙蝠洞站下車。
開車路線:國道三號自三峽交流道下,經過台三及台七乙線往復興三民方向,走台七省道,到三民圓環之後,過了「東安橋」,左轉桃114縣道約2.7公里處,即到達左轉往蝙蝠洞方向。(路底則是蝙蝠洞的大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