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人開闢角板山三星警備道(及北橫公路的前身)
此地修建跨大漢溪的鐵橋
即為當初1914年落成的巴壟鐵線橋(バロン橋)紀念柱(竣工紀念碑)




正面刻有バロン橋
背面則刻有大正三年十月成工 土木局(西元1914年)
原本的字跡刻字已經被破壞了
所以後來才補上新的字跡




(舊巴壟鐵線橋)
巴壟(陵),在泰雅族語裡,為「巨大神木」之意。聚落共分上、下巴陵,拉拉山位居上巴陵。
巴壟也就是今日的巴陵,三光溪與玉峰溪在此匯流成大漢溪。日軍也曾經在此設砲台、駐軍分遣所等,可見地位重要,可以控制北桃竹之泰雅族各部落間的南北來往及通往平地地區的來往通道。

「拉拉山巴陵〈巴壟古道」生態體驗路線:2014桃園縣北橫旅遊節。桃116道路上的拉拉山遊客中心起點,下坡步道經賞蝶步道、蝴蝶生態館、甲蟲生態館、生態探索廊道、生態探索麻繩橋、地質館、生態廊道、瞭望台等。




後方山坡上面的道路就是通往三光部落的桃113線
之後也可以再接往新竹的尖石鄉各山地部落
可見得此地的交通重要性了!






全景圖



舊橋與新橋(巴陵大橋)



走在舊橋上



這一端的隧道內

湍急的大漢溪谷



橋上一隅





另外一端的隧道內
仔細看也許會發現日治時代的舊隧道孔?




山頭上秋的顏色



目前附近點綴些許楓紅!



湍急的溪谷!

還有一點時間來去走走上面的巴陵古道
不過這邊隧道和古道都有大門時間的管制(五點關門)
所以大家來這邊時間可要注意一下時間了!
不要被關到裡面啦!

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dward 的頭像
    Edward

    永遠漫步雲端上的Edward

    Edwa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