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取材自維基百科:
八通關古道的開鑿為清代經營台灣中部地區政策上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建造該古道的決定,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方面,1874年,日軍以牡丹社事件為藉口,出兵攻打台灣的原住民,再加上各列強覬覦台灣,使朝中有識之士開始體認到台灣邊防地區之重要性,而有沈葆禎奏請開山撫番之議。另一方面,由於台灣西岸平原之墾殖已經完成,墾地不敷使用,移民械鬥事件經常發生,但東部仍有廣大未開之土地,惟因中央山脈阻擋,遷徙墾殖較難,沈葆禎之議遂為眾所歡迎。
於是,在勘查台灣全島形勢以後,沈葆禎擬開發三條貫穿台灣東西的橫貫道路,包括北路(由噶瑪蘭蘇澳至花蓮奇萊)、中路(由彰化林圮埔至花蓮璞石閣)、以及南路(由屏東射寮至台東卑南)。其中的中路就是現在所稱的「八通關古道」,是由總兵吳光亮負責闢建。
吳光亮在1875年1月率兵2000餘人由林圮埔(竹山)開山東進,經大坪頂、鳳凰、牛轀轆(原隸鹿谷1955年改隸水里現稱永興村)、茅埔、楠仔腳萬、東埔社心、八通關、大水窟、以迄璞石閣(玉里),在同年11月完工。其規模頗大,路寬6尺,遇岩石便砌石式築成階段,遇溪流便舖棧道,並於要地設置營壘。此道完成之後,清廷即刻廣募眾民,配合官兵屯墾,並使台灣對漢人開放。但拓墾政策因天然環境及原住民抵抗,成效並不好。在這種情況下,八通關古道僅20年間即成廢道。
台灣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大力實行其理蕃政策,乃重新測繪路線,分東、西兩段另闢一條「八通關越道路」。1919年6月,在大批武裝警察的警戒下,八通關越警備道路正式動工。道路全線於1921年1月完工。東、西二段以大水窟為分界點,西段自楠仔腳萬(今信義鄉久美村)起至大水窟,長約42公里,東段自玉里至大水窟,長82公里145公尺。日人修築之八通關越道路與清朝之八通關古道,路徑完全不同,而且幾乎完全沒有重疊之處。日人興築八通關越橫斷道路之目的,除聯絡東西部交通外,更著眼於加強對深山原住民的統治與「教化」,並進行林野自然資源的開發,故沿線設置眾多警官駐在所的相關設施。1920至30年代曾有人提出將八通關越道路鋪設為高山鐵道,也有計畫將八通關越道路改建為自動車(汽車)道的「八通關越橫斷道路」計畫,但是都未付諸實現。
本書主要就是敘述日治時期八通關古道的東半段的尋找舊路的過程,謝謝當初辛苦的探勘人員,讓古道能夠再重現天日,也謝謝玉山國家公園編列預算,最後也轉成國家一級的保護古蹟之一,個人有幸再2007年五月份前去探尋這條古道,雖然我們只走了古道的主要路線沒有機會及時間去其他的支線,如巴華諾砲台等,不過給我們非常多的醒思及教育,日治時代的古道與清代的古道兩者相互交錯過,其中也共同的交會點出現,如南駐在所,八通關(草原)駐在所與清營盤址,大水窟駐在所與清營盤址等,之後兩者的目的不同而分別走在拉庫拉庫溪的南北兩岸,日本的古道是為了壓制當地郡大社群移入的兇捍布農族原住民,而清古道是為了避開當地原住民的部落,選擇離開原住民部落而且是經過比較溫和的巒大社群遷移的布農族原住民,從這一點就可以知道兩者間最大的不同目的了!
兩條古道的第一個交會點!
八通關大草原!
圖上是日八通關古道的駐在所遺址!
再左邊一點就是清古道的營盤址!
杜鵑營地
兩條古道的第二個交錯點!
南駐在所遺址!
因為此地區附近並沒有太多的平整的地方
故兩條古條會選擇在此地交會了!
日古道上的大水窟駐在所遺址(兩條古道的分界點附近!)
備註:
以上遺留的建築物遺跡並非完全是日治時代的駐在所
有些是後來蓋的舊大水窟山屋遺址
米亞桑駐在所遺址
沙沙拉比駐在所遺址
黑熊很多的托馬斯駐在所遺址!
兩條新舊的吊橋!(意西拉吊橋)
意西拉駐在所遺址!
土葛駐在所遺址!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偶啦!
現在想起來還是有一點害怕啊!
阿母啊!
挖平安回來啦!好李加在張媽媽沒看到這幕啊!
令人步步驚心的土葛大崩壁啊!
拉古拉駐在所遺址!
日治時期大分地區唯一水泥建築物~彈藥庫房!
大分駐在所遺址附近上的新大分山屋!
真得很美麗的多美麗駐在所遺址!
時到今日還讓人有日本、原住民兩邊箭拔弩張的感覺!
駐在所更形堅固!
十里駐在所遺址(因為距離玉里十日里得名)!
多土袞駐在所遺址!不要看成多爾袞了。
新的瓦拉米山屋(蕨駐在所遺址)!
黃麻駐在所遺址!
佳心駐在所遺址!
阿里曼西肯及拉荷阿雷的大分事件的發生
隨著時間過去了那麼多年,很想回到時光隧道裡去感受當時那種的兩邊戰況緊繃戰慄的感覺
現在想想也不過只是八十年前的是而已啊!
台灣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勒!
希望繼續保持和平繼續不要有戰爭發生啊!
版主之前去的日治時期八通關古道紀錄連結如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