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十二月十四日(星期日)
天氣:小雨轉多雲下山時晴天
不知道幾點鐘開始時領隊的鬧鐘開始吵醒大家了,昨天睡覺前忘了把前一天的的鬧鐘按掉了勒,真是不好意思了,讓上面的同胞很睡著了啊!隔壁那一隊也被吵著先走了吧!
06:00 起床了,這時候還是粉冷的,趕緊把家先煮個熱水吧!順便把昨天的剩下火鍋料理煮熱了,大家可以不要把垃圾帶下山了勒!大家很快地就把早餐吃完了,開始收拾很濕的帳棚,昨天晚上不知道幾點時下起雨來了,所以大家的帳棚都粉濕的,看來背包的重量又加了勒!不過感謝潘大哥幫我負擔帳篷的重量了勒!感恩了勒。
07:25 出發了
07:28 熱鬧的市集啊! 再度來到白石駐在所,大家都已經起床了,開始收拾帳篷了。停留約五分鐘後循下坡岔路往養老方向前進了,這一段路大都是之字下坡的路到白石吊橋。
07:36 經里程樁12K
07:55 路邊有一座工寮,過後會經過一個竹橋原來橋面已經崩坍了,必須要以溜滑梯的方式順個竹橋往下滑,是有些驚險的,不過大家都能安全通過了,還遇到一大隊要到白石駐在所的。
07:59 經里程樁13K,可以看到溪谷及溪水的聲音了勒看來白石吊橋快到了吧!
08:10 到達白石吊橋,總長度145M,走到後面覺得自己有一點暈的感覺,也是第一次有這樣的感覺啊!這端有兩座基座上面石碑各寫著:白石吊橋、建於大正十年(1920年)。已經過了八十年了勒!當然期間應該有一些改建了吧!不過從上面看下溪谷還是非常壯觀的,終於有一點古道的感覺了勒!
08:15 過橋後看到一個指標牌:左往養老登山口8K 210分;右回頭路白石派出所 1.5K 60分
由於旁邊的古道路基崩坍,改道往下陡下階梯,這一段路是比較難走的一段而且過後還要高繞崩坍地不太好走勒!
08:37 開始拉繩往上路基還算明顯好走,不過由於下過雨的路面較為泥濘,拉繩扶助沒問題的啦!這段路應該是目前霞喀羅古道上最難走的一段路了勒!還剛好遇到前面有其他隊伍稍微耽擱一下,一切以安全最重要了勒!高繞後開始橫渡大崩壁,看起來上面的路粉窄不過走起來還不難走的,要感謝前輩們開路辛苦了勒!
09:00 下坡後接回古道上,一路好一直走到下個溪谷崩壁。大家再此地休息吃個行動糧吧!
09:19 經里程樁14.5K,到達武神駐在所在上面,已經被當地住民開墾成了農地種植一些農作及搭了工寮。
09:30 經里程樁15K
09:35 路邊石頭上有白色噴漆寫著往馬鞍(駐在所),不過是沿著溝溪陡上的
09:38 經里程樁15.5K
09:41 遇到一座橋已經破裂了從旁邊繞過去唄!
09:46 開始陡下,要一直下切到河邊,後面的路不太好走,溪邊下面有許多北岳的前輩在休息了勒!到達溪邊後繼續往崩壁方向走,感謝北岳前輩們的指點了勒!
沿溪走旁邊有木板擋住崩坍的地方,之前好像有許多都超捷徑走水保路往上走,現在有木板擋住了比較好了一點,一路陡上到接回原古道。路況沒問題但是比較陡了一點。
謝謝阿達拍照!
10:13 爬上崩璧接回古道,之後進入竹林,此後的路都很平緩到養老登山口了。還看到四五台的機車停在路邊。這片竹林真是漂亮啊!粉有FUㄡ!
10:15 經里程樁16.5K
10:16 會遇到一個看板《有關占卜鳥的介紹》
10:22 到達馬鞍駐在所。里程樁17K,大家在這裡稍作休息了勒!過了崩壁後發現有須多人是從養老來這邊逛逛的啦!這一段的路況比平坦還蠻適合許多人來健行走古道的,只是看到我們都大背包的走來都投以羨慕眼光勒!大家心中都有一小點兒成就感勒!在這裡普普梅還借了我的背包試背一下勒!兩夫妻真是要縱走的架勢勒,期待你們能夠大家一起來縱走了勒!
聽說大部份的輕鬆隊伍都是從養老登山口走到馬鞍駐在所的來回的大約11K左右。
10:44 經里程樁17.5K,之前有一塊崩坍地可以看到溪谷。
10:55 經過一片美麗的竹林,看到裡面一些牌子我還以為的台灣大學實驗林地,結果不是的啦!是農委會委託台大相關系所是為了監控及觀察石門水庫上游集水區這邊土石流的現象才在這邊做研究的!真是辛苦了勒!現在才知道這裡也是石門水庫(大漢溪)的上游啊!
11:00 經里程樁18K。
11:02 到達栗園駐在所遺址差一點就錯過了勒。這裡在八十年前(大正九年八月二十七日,還上過當年八月三十日的台灣日日新報)曾經發生了一件日本警察被原住民殺害的事件,還有當時【戰死】日本警察的墓碑:森恒太朗紀念碑,可惜這次沒能看到勒,也許需要有心人吧!不過很像是五月份時去八通關古道全程的感覺,古道自大分以後都是【戰死】日警的紀念碑啊!心裡也有點慷慨激昂了起來。聽說這個泰雅族霞客羅群原住民令當時的日本政府十分傷腦筋勒,十分驍勇善戰。
11:03 會經過一座橋粉有古道感覺的竹橋。
11:13 先到另外一個木炭窯,再經里程樁19.5K
11:25 經里程樁20K,中途會經過一個水源地,有心人士用半剖的竹子來接水源,真感恩了勒喝一口水看看唄!真是粉甜啊!
古道突然前面開闊了起來,我猜想這是一個舊的駐在所的遺址吧!因為這個位置是十分顯要的而且是也寬大,不過現在已經被開發成了水蜜桃園了,不過到了桃花開的季節應該會粉漂亮吧!已經有兩座木製的工寮住家,應該是有一段時間了吧!
小崩坍地已經修復了有舊的扁帶還在了
11:32 經里程樁20.5K,前面就是一座橋了,後面的橋都是作兩層的比較安全,上層是新鋪的竹橋,下層則是舊的木板橋了,走在上面都會有竹橋的聲音,難怪機車也是可以其在上面的啦!還蠻堅固的勒!
11:40 經里程樁21K,順便聯絡了一下司機我們已經快要到步道口了,並且預定了慶功宴一桌兩千元,共一桌半的費用了,也有另外一隊也在這邊用餐勒?真是太巧了吧!
15:18 經里程樁21.5K
12:10 到達養老端登山口有霞喀羅古道相關的指示牌,感謝大家沒有遺棄我勒讓大家再這裡等我一起拍團照啊!真是感恩了勒!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s25.blog.yam.com/13/userfile/e/edwardchang/blog/1494a8555d9653.jpg)
前面沒多遠就是里程樁22K也是車輛可以到達的終點了,終於完成了這次的古道探尋之行,收穫真得良多啊!
沒多久大哥的中巴車就已經來了,約晚了時間讓大家久等真是不太意思了,誰叫大家走得那麼快又那麼好勒!
上車經過了養老部落(yoro),沿著竹65線、經過延老部落、錦路部落到達秀巒,經過秀巒檢查哨時繳交回入山證,沿途的溪谷楓紅及薩克金溪谷(又稱白石溪)真是迷人啊,水的清澈讓人無法想像下游大漢溪水的污濁啊!經過下宇老到達了今天的午餐地點-魯壁民宿Ruby,餐點還不錯,才知道原來北岳的前輩們也來這邊用餐的啦!感謝他們贊助的西瓜了勒!真是粉甜勒!
飽餐後繼續沿著上宇老、那羅到達尖石,領隊還向大家解釋尖石鄉的由來是溪邊附近的那座尖尖的石頭才得名的啦!不過由於沿途的冷笑話讓大家不太相信勒!尤其是水里的笑話真是太冷了唄!領隊發誓領隊這次是說真的啦!隨後到達內灣,真是塞車啊!不是星期日大家應該是要回家了嗎?怎麼還是那麼多人勒,一路塞到與台三線交岔路口,警察杯杯粉辛苦勒!經過了關西後上高速公路沒多久就回到了新埔捷運站一路順暢。感謝大家的辛苦啦!下次大家有緣再聚了勒!
心得:
這次很高興又能走上這條有歷史的古道,想像過去的劍拔弩張的殺戮戰場,日本政府為了自身的利益殘殺原住民同胞的身體及傳統,難怪會引起原住民的抗暴活動,一個民族在統御不同的民族時應該給於這個民族充分的尊重,不過在族群大小差異太大時這就很難避免出現了問題了。這也是造成這條霞喀羅古道的擴大成警備道的由來了。雖然沒有像八通關古道那樣的位居深山中,塵封了許多時間,由於這邊比較接近都會人群也讓大家比較能夠接近它。
我還是粉喜歡這一本書流放旅人的山徑-北坑溪古道大系這本書內李瑞宗教授的一句話,提供大家給分享:
駐在所擁有某些特質,首先,他既非留宿打尖的旅館,亦非世代居住的屋舍,而是連續性、維持一段時期利用的逗留住所。駐在所是台灣山林中,隨著整體開發,不斷掏盡挖空所有資源的過程中,尚未被變賣、廉售、塗抹的文化資產。有些東西本來就該留於荒野,才有無限的想像可能,它應該維持在非現實的國度,我這麼認為。
李瑞宗老師之霞喀羅古道的資源調查研究相關連結
網路上找到的日文版的霞喀羅古道簡介給大家感受下唄:
霞喀羅旧道(石鹿旧道)は新竹県の五峰郷・尖石郷を跨ぎ、並び清泉より石鹿大山(霞喀羅大山)を迂回した後尖石郷養老村に至り、全長は約37,7km、早期当地部落より外地に赴く重要な交通役割を演じて来まして、現在五峰清泉段は登山歩道に整備されていました。歩道上現存の人文遺跡は、白石駐在所・田村台駐在所・石鹿派出所・霞喀羅(石鹿)大山前に有る寒露簡陋な猟小屋・大山砲台である。
石鹿旧道は海抜1,300m~2,322mの間に介し、其の植物生態環境は主として隸慕華鳳仙花(台湾特有種)・青楓・楓香・台湾紅槭等楓紅葉景観で、其の外杉木林・柳杉林・箭竹林等の林相を有し、其の環境も又各類の動物棲息に適合する故、この区段に分布する動物資源は豊富、哺乳動物:台湾黒熊・台湾猪・台湾猿・白面鼬・大赤鼬・山羌等、鳥類:台湾山鷓鴣・藍腹鷴・白耳畫眉・黄胸藪眉等の台湾特有種、及び少数の爬虫類と両棲類、並び蝶類の玉帯鳳蝶・烏鳳蝶・琉璃紋鳳蝶・紅肩粉蝶等をあり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