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景美舊橋及景美溪邊的天空藍調色彩讓人心動啊!
真是漂亮~美美美,難得這個時間可以拍到美照。
景美區,原名「梘尾」、「景尾」,位於臺北市南端、文山區的西半部。東以景美山與木柵為界,北以蟾蜍山與古亭區(中正區)為界,西以新店溪與新北市永和區及中和區相望,南以景美溪分隔新北市新店屈,山地面積約佔三分之一,有景美盆地一稱。
1950年自臺北縣深坑鄉分出成立景美鎮,1968年併入臺北市改稱景美區,1990年再與木柵區合併為文山區。
據《臺灣島之歷史與地誌》,景美源自梘尾,指瑠公圳大木梘之尾,其址約在今日舊景美橋附近,後取閩南語同音,改稱「景尾」。1895年〈臺北附近地形圖〉曾將景尾街誤植為景美街,1898年〈臺灣堡圖〉又改回景尾街,是最早出現景美的正式紀錄。1950年台灣推行地方自治,景尾自臺北縣深坑鄉(現新北市深坑區)劃出獨立設鎮,地方士紳林佛國建議,改用較文雅的景美,成為景美鎮。「景美」名稱沿用至今,但閩南語仍讀作「景尾」(白話字:Kéng-bé),如臺北捷運景美站之到站廣播。
景美集應廟(廟前大廣場),是位於臺北市文山區景行里的雙忠(即張巡、許遠)廟,由安溪高姓宗族所建,廟身為直轄市定古蹟。
今天來這裡幫同事慶祝榮退~也是我第一次來到景美的舊街。
車流很大的景美舊橋,已經過多次整修了!下游處還有景美新橋(羅斯福路北新路)
趁約定的時間還有一段時間,來到景美溪畔自行車道
之前還算常來這裡跑步,從家裡過永福橋跑到接近政大對面再回到家裡。(其實沒有全程跑半走半跑的)
這個時候反而沒有跑步及騎單車的人潮出現。
因為今天不是假日。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